断砖形成的原因及防治
造成制品折断的原因以及防治办法,在这里做个简要的分析阐述:
1、制坯泥料
制坯泥料中的成分、性质不妥时,使其坯块内部结构不太致密,缺乏柔韧性以及强度。比如:骨料与细料的搭配不合理;掺配韧性差的材料过多;缺乏恰当的陈化等。
有些以黏土或跟其性质接近的材料为原料的企业,泥料中因缺乏应有的骨料,断砖的数量一般是较大的,比如:各类黏土、河道淤泥、铝冶炼产生的废料—赤泥等材料。可以掺入些硬质页岩、煤矸石、炉渣类材料以增加其骨料比例,从既实用又经济的角度考虑掺入量在15﹪~40﹪之间。这样不仅对减少断砖有利,还对缓解干燥裂纹,加快干燥速度方面都有很大的好处。有些企业的内燃材料—粉煤灰掺入量偏大,这不但使坯块的抗压、抗折强度变差,而且在焙烧阶段火温偏高时砖块极易软化变形,当火度欠缺一点时制品的强度又会变得很差。有些企业制坯的泥料受到设备或人为因素影响,未能使其充分的消解、均化。让泥料在夹生状态下进入挤出砖机,内部的密实、柔韧度减少了许多,从而使坯体不同程度的降低了抗压、抗折的强度。
2、挤出成型
坯块在挤出成型时含水率过高,或挤出砖机本身的性能欠缺、故障,以及坯垛的超高码放等,也可导致断砖率的增加。
在阴雨连绵的日子,制坯泥料受到雨淋而增加了水分,有时在挤出时不再添加一点水分,坯块的含水率也会超高的。即使在平常挤出时也要控制好兑水量。有的企业挤出砖机机型偏小或性能太差,与坯垛码放层数不相匹配。或者挤出砖机的真空、搅刀等系统出现了故障。这几种情况都会导致断砖的产生。
3、窑车
窑车上平面的问题也可导致断砖率的增加。当上平面坑洼不平时,坯垛最下层的坯块支撑点就虚实不一,不实之处必然被上面坯块重压而折断。另外当焙烧窑炉运行速度越快时,发热、发烫的空窑车未来及放置降温就被码放上了湿坯块,最底层的坯块底面被迅速脱水、烘干,继而收缩后与坯块中上部的干燥速率没处在同步阶段,断砖就这样产生了。有些企业采用延长窑车闲置时间,风机强制降温或喷洒适量的水等方法,使此类问题得到了缓解。
4、坯垛
良好的坯垛结构除了有便于烘干又利于焙烧外,还应具有减少或杜绝断砖的性能。
在码放时力争做到上下垂直,坯块上下层之间受力面积要大而且分布均匀,接触点要平而稳。人工码坯时坯垛上部的纵横牵拉坯块是易断对象,在操作中可把它们码放在上部2~3层处,以此来减少上部坯块对其的重压。机械码坯时坯垛的结构只要合理,大多情况下它的断砖数量是低于人工码制的,究其原因是操作时的整层码放,使各坯块之间受力、荷载均匀,坯垛的平稳、牢固性也较好决定的。
5、轨道与摆渡
轨道在铺设时轨与轨的连接处缝隙距离要合理些,高温、低温、常温这三类情况要区别对待。制坯车间里和干燥窑前端因接近常温轨道缝距要小些,当在夏季受热膨胀后缝距仍在1.5㎝以上时,湿坯车运行至此时的颠簸晃动,会造成一些坯块折断。当湿坯车向摆渡车上装入或推下时,两处轨道的连接处间隙过大或高低不平,或者牵引坯车时猛拉、急停等,都会造成一些坯块的折断。
6、干燥
由于各企业的干燥窑供热与排潮系统繁杂不一,使用操作状况也良莠不齐。
当坯块在干燥初期受热过早、过猛时,迅速的被迫升温,继而软化后强度变差。即使没有出现坯垛倒塌的现象,但是断砖率也是较高的。对此要延迟送热时间和减少送热数量,以及降低送热的温度,让坯体升温、脱水呈梯度式递进。
当出现了回潮现象时,遇上冬春季节气温偏低,低温(0~18℃)坯块在周围湿热气体的侵蚀下,气体凝结为露珠分布在局部坯块上,露珠由坯块的外部向内部逐渐的渗透,从而破坏了坯体原有的强度,轻则造成该处坯块断裂,严重时引起垛体的倒塌。
7、焙烧
坯块在装入焙烧窑炉时对含水率的高低是有一定要求的,当大于10﹪时就有可能造成坯垛在窑内的倒塌,即使没有倒塌但在受到高温时产生的剧烈反应,可导致预热不良和较湿坯块的断裂,甚至爆炸为碎块。通过对华东、中原、西北多家易爆裂坯块的砖厂调研,大多有以下几种原因造成,⑴入窑坯块含水率偏高,水分应控制在6﹪以内为妥,并且越低越对控制爆裂及提高焙烧速度,改善制品品质,降低能耗等方面有利。(2)制坯泥料过于细腻使坯体透水、通气性变弱,坯块在焙烧窑内的预热带阶段升温后内部的某些物质便转变为气压,当这种内胀压力超过坯体的耐受程度时就会造成缓慢或瞬间释放,导致坯体碎化为几块或十几块,如:水分转变为水蒸气;内燃中的氢、氮等分子挥发均可引起爆裂。可在泥料中掺入硬质页岩、煤矸石、炉渣等颗粒料,用以增加坯块的透气性,从而减少或杜绝了压力气体的聚集。(3)当焙烧窑炉内部的构造或坯垛码放有缺陷时也会引起坯块的爆裂,如:窑炉与垛体之间的间隙过大,或垛体中下部密度大,纵向火道尺度不妥等使过多的高温烟气过早而且集中炙烤局部垛体,导致坯块急剧升温而爆裂。(4)有些窑炉的总长度偏短或焙烧带位置放置的靠前,或生产运行中向窑内进坯频率太高都会加剧坯块的爆裂。(5)提闸用风的方式也要以充分利用热能,逐步让坯块预热升温为原则。常用的闸型有梯形与桥形两种,要依据情况区别使用。
无论是何种原因造成的焙烧火度偏高时,砖体软化后被上部砖块的重压而变形折断。这要在控制好内燃的超量掺配;及时准确的调节局部超高火温;码制合理的坯垛结构与布局;外投燃料时要审视准火度,并且注意投入的部位与方式、数量等方面下功夫。
——摘自《中国砖瓦工业烧结技术信息中心》
下一篇:耐火材料的抗侵蚀性